【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是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词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孤寂与思念之情。全词语言婉约含蓄,情感真挚动人,展现了李清照在爱情中的柔情与无奈。
“红藕香残玉簟秋”,开篇便点明时节已至深秋,荷花凋谢,香气不再,玉席也失去了往日的凉意。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更是一种心境的映射。词人独自一人,轻轻解开衣裳,独自登上小舟,仿佛整个世界都静止了下来,只剩下她一个人的思绪在飘荡。
接下来,“云中谁寄锦书来?”一句,道出了词人对远方亲人的牵挂。她仰望天空,期盼着那封来自远方的信件。而“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思念之情。大雁南归,月亮洒满了西楼,这一切都在诉说着离别的苦涩与等待的漫长。
下阕“花自飘零水自流”,用自然现象比喻人生的无常与无法掌控的命运。花儿随风飘落,流水静静流淌,一切都在不自觉中发生。而“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则揭示了两人虽身处异地,却心系彼此的深情厚意。这种相思之苦,无法排遣,也无法逃避。
最后两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将整首词的情感推向高潮。那种深深的思念,无法用任何方法去摆脱。刚刚从眉间放下,却又悄悄爬上心头,令人难以释怀。
整首《一剪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李清照作为一代才女的艺术造诣和情感深度。它不仅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作品,更是对人生、爱情、离别的一种深刻感悟。至今读来,仍能引起无数人的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