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昌学射翻译和原文】《纪昌学射》是一则出自《列子·汤问》的寓言故事,讲述了古代人学习射箭技艺的过程。这个故事不仅展现了学习的艰辛与坚持,也蕴含了深刻的道理: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实现更高的目标。
原文:
> 纪昌者,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 纪昌归,卧于其妻之机下,以目承其针,而不瞬。二年之后,虽锥末至鼻,弗瞬也。
> 飞卫曰:“未也,尚须学视。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可言射矣。”
> 纪昌又归,悬虱于牖,目极而视之,三年之后,如车轮焉。
> 于是,飞卫曰:“汝得之矣。”
翻译:
纪昌向飞卫学习射箭。飞卫对他说:“你首先要学会不眨眼,然后才可以谈射箭的事。”
纪昌回家后,躺在妻子的织布机下面,用眼睛盯着针尖,一动不动地注视着。两年之后,即使锥子的尖端靠近鼻子,他也不会眨一下眼睛。
飞卫说:“还不够,你还得学会看东西。要能将小的东西看成大的,把细微的东西看得很清楚,这样才可以说你已经掌握了射箭的技巧。”
纪昌又回去练习,把一只虱子挂在窗户上,用眼睛极力地盯着它看。三年之后,那只虱子在他眼里已经变得像车轮一样大了。
这时,飞卫说:“你已经掌握了。”
故事寓意:
《纪昌学射》通过一个简单的学习过程,传达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任何技能的掌握都离不开扎实的基础训练。纪昌为了练眼力,忍受了长时间的枯燥练习,最终达到了“视小如大”的境界,这正是他能够成为优秀射手的关键。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耐心、毅力和持续的努力。在学习任何技能时,都不能急于求成,应该从最基础的地方开始,逐步积累,才能达到更高的水平。
结语:
《纪昌学射》虽然简短,却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它不仅是古代射艺文化的体现,更是现代人学习与成长的启示。无论是在学业、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像纪昌一样,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