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财务报销流程管理制度】为规范公司内部财务报销行为,提升资金使用效率,确保各项支出符合财务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特制定本《财务报销流程管理制度》。该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及员工在日常工作中涉及的各类费用报销事项,涵盖差旅费、办公用品采购、业务招待、会议费用等。
本制度旨在明确报销流程、审批权限、凭证管理及责任分工,确保财务工作的透明性与合规性,防范财务风险,提高财务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一、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及全体员工因工作需要发生的合理费用支出,并需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报销。凡涉及公司资产、资金使用的报销行为,均应遵循本制度执行。
二、报销原则
1. 真实性原则:所有报销项目必须真实发生,不得虚报、假报或重复报销。
2. 合理性原则:报销金额应与实际支出相符,不得超标或超出预算范围。
3. 合规性原则:报销行为须符合国家财税法规及公司内部财务制度。
4. 及时性原则:报销申请应在费用发生后及时提交,避免延误影响财务核算。
三、报销流程
1. 费用发生前:员工在发生费用前,如涉及较大金额或特殊项目,应提前向财务部门备案或申请。
2. 费用发生后:员工应及时整理相关票据,填写《费用报销单》,并附上原始发票、合同或其他证明材料。
3. 部门初审:报销单经所在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确认费用用途及合理性。
4. 财务复核:财务人员对报销单及相关凭证进行审核,确保内容完整、金额准确、票据合法。
5. 审批流程:根据报销金额不同,需经过不同层级领导审批。一般小额报销由部门主管审批,大额或特殊费用需经财务总监或总经理审批。
6. 款项支付:经审批通过后,财务部门按期办理付款手续,确保资金安全、及时到账。
四、票据管理
1. 所有报销票据必须为正规合法发票,且内容清晰、完整,不得涂改或伪造。
2. 发票抬头应为公司全称,税号、开票日期等信息齐全。
3. 电子发票、收据等也需符合税务机关相关规定,方可作为报销依据。
4. 报销人应妥善保管原始票据,以备财务核查。
五、违规处理
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如虚假报销、重复报销、未按规定审批等,公司将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通报批评、扣除绩效或追究法律责任等处理措施。
六、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公司财务部负责解释和修订。各部门应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确保公司财务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通过本制度的建立与执行,公司将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增强员工的合规意识,保障公司资产的安全与有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