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_李白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送别诗。全诗通过描绘送别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人生际遇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期许。
原文:
> 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
>
> 朝辞鲁郡东门阿,暮宿山寺听松风。
> 吾将斩蛟龙,为君扫六合。
> 神仙可学非难事,但恐世人不识真。
> 一去长安三千里,谁怜孤客泪沾巾。
> 君行若问吾何在,只在青云梦里身。
赏析: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线,却不同于一般送别诗的哀婉悲凉,而是带着一种豪迈与洒脱的情怀。诗中,“朝辞鲁郡东门阿,暮宿山寺听松风”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行程与心境。清晨离开鲁郡,傍晚便已置身于山寺之中,耳边是松涛阵阵,意境悠远而清幽。
接着,“吾将斩蛟龙,为君扫六合”一句,展现了李白一贯的豪情壮志。他虽身处送别之境,却不失其凌云之志,心中仍有“斩蛟龙、扫六合”的雄心壮志,表现出他对理想和抱负的执着追求。
“神仙可学非难事,但恐世人不识真”,则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与对理想的向往。他认为修道成仙并非难事,只是世人往往迷失于世俗之中,难以识别真正的道义与真理。
最后两句“一去长安三千里,谁怜孤客泪沾巾。君行若问吾何在,只在青云梦里身。”则抒发了对友人离去的依依惜别之情。诗人感叹自己虽有志向,却只能在梦中飞翔,无法实现抱负。这种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与哲理性。
翻译:
清晨我告别了鲁郡的东门,傍晚便住在山寺中,听着松林间的风声。
我要斩杀蛟龙,为你扫平天下。
修道成仙并不是难事,只怕世人不能认清真正的道理。
你一旦前往长安,相隔三千里,谁能怜惜这孤独的旅人,让我泪水沾湿衣襟?
如果你在路上问我身在何处,我会告诉你,我只在那高高的云端,梦中徘徊。
总结:
《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是一首情感深沉、意境开阔的送别诗。李白以豪放不羁的笔触,写出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与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蕴深远,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与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