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预防性侵主题班会教案(3页)】一、活动主题
远离伤害,守护成长——中学生预防性侵主题班会
二、活动目的
1. 提高学生对性侵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 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性侵害、如何识别危险行为;
3. 教育学生在遇到危险时如何正确应对与求助;
4. 引导学生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心理素质。
三、活动时间
2025年4月5日(星期六)上午9:00—10:30
四、活动地点
学校多媒体教室
五、参与人员
全体初一、初二年级学生及班主任
六、活动准备
1. 制作PPT课件,包含相关知识讲解、案例分析、防范措施等;
2. 准备视频资料(如安全教育短片);
3. 设计互动环节,如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
4. 准备宣传手册或小卡片,供学生带回家与家长共同学习。
七、活动流程
第一部分:导入(10分钟)
- 班主任开场,介绍本次班会的主题和意义。
- 播放一段关于青少年安全的短视频,引发学生思考。
第二部分:知识讲解(20分钟)
1. 什么是性侵害?
- 性侵害是指通过暴力、威胁、欺骗等手段,强迫他人进行性行为或性接触的行为。
- 包括身体接触和非身体接触的性骚扰。
2. 常见的性侵害形式
- 身体接触:如抚摸、亲吻、强暴等;
- 非身体接触:如言语挑逗、发送不当信息、拍摄隐私照片等。
3. 性侵害的常见发生场景
- 在家中、学校、公共场所、网络平台等。
4. 性侵害的危害
- 对身体和心理造成严重伤害;
- 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 可能导致长期的心理创伤。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15分钟)
- 展示真实或改编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
- 如果你是当事人,你会怎么做?
- 有哪些可以避免危险的方法?
第四部分:互动环节(20分钟)
1. 情景模拟
- 分组扮演不同角色,模拟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境,让学生练习应对方法。
2. 小组讨论
- 讨论“如果遇到陌生人搭讪、被同学骚扰怎么办?”
- 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
3. 提问与答疑
-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班主任进行解答,消除误解和恐惧。
第五部分:总结与倡议(15分钟)
1. 班主任总结本次班会的主要内容,强调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2. 发放《预防性侵知识手册》,鼓励学生与家长一起阅读。
3. 倡议全体学生:
- 不轻信陌生人,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
- 遇到问题及时向老师、家长或警方求助;
- 互相关心,营造安全友爱的校园环境。
八、后续跟进
1. 班主任持续关注学生心理状态,必要时联系心理咨询老师;
2. 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强化学生的防范意识;
3. 通过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成长环境的安全性。
九、注意事项
- 活动过程中注意语言的科学性和尊重性,避免使用过于敏感或刺激性的词汇;
- 保持课堂氛围轻松但严肃,确保学生能够安心参与;
- 对有心理困扰的学生给予更多关注和支持。
结语:
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保护,每一次教育都是对未来的承诺。让我们携手努力,为孩子们撑起一片安全的成长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