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夜归鹿门歌》全诗及翻译赏析】《夜归鹿门歌》是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全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夜归鹿门山时的心境变化,展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历来被奉为山水田园诗中的佳作。
全诗原文:
>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见柴门人未归。
> 旧时闻笛声,今朝听雨音。
> 夜静春山空,幽人自远寻。
>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逐句翻译与解析:
1.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山间的光辉让鸟儿欢欣,潭水的倒影使人心境宁静。这一联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2.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见柴门人未归。”
鹿门山在月光下显得朦胧,烟雾缭绕的树林中忽然看到柴门,却没有人归来。此句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幽的氛围,暗示诗人独自归家的场景。
3. “旧时闻笛声,今朝听雨音。”
过去常听到笛声,今天却只听见雨声。这句表达了时间的变化与心境的转变,也体现出诗人对往昔的怀念与现实的沉思。
4. “夜静春山空,幽人自远寻。”
夜晚的春山寂静空旷,隐士独自远行寻找心灵的归宿。这里“幽人”指诗人自己,表达出他追求精神自由、远离尘嚣的愿望。
5.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空荡荡的山中看不见人影,却能听到人说话的声音。这是典型的“以声衬静”的手法,进一步渲染出山林的幽深与静谧。
6.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落日的余晖洒进深林,又映照在青苔之上。这句描绘了黄昏时分的自然景象,画面优美,富有诗意,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孤独感。
整体赏析:
《夜归鹿门歌》虽然篇幅不长,但却充满了丰富的意象与情感。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世界的疏离。诗中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有对人生归宿的思考。
孟浩然作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的作品常常以自然为依托,抒发个人情怀。在这首诗中,他不仅描绘了夜晚归家的场景,更通过景物的描写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宁静致远的精神境界。
此外,诗中还运用了许多典型的中国古典诗歌手法,如“以景写情”、“以声衬静”等,使得整首诗意境深远、韵味悠长。无论是从语言风格还是思想内涵来看,《夜归鹿门歌》都堪称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结语:
《夜归鹿门歌》不仅是孟浩然诗风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的典范之作。它以简洁的语言、优美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在喧嚣的现代生活中,读一读这首诗,或许能让我们重新找回内心的宁静与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