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及rdquo及的意思_全诗赏析)】“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张潮的《寄人》,是古诗词中极具情感深度的名句之一。这两句话以自然景象为喻,表达了深切的思念与遗憾之情,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历来被广泛传诵。
原诗如下:
> 《寄人》
> 张潮
> 侬去也,怎把心儿放?
> 等你回来时,再把愁肠断。
> 相恨不如潮有信,
> 相思始觉海非深。
这首诗虽然篇幅不长,但情感真挚,结构紧凑,充分展现了作者对离别之人的深切牵挂和无奈情绪。
一、“相恨不如潮有信”的含义
“相恨不如潮有信”中的“相恨”指的是彼此之间的怨恨或不满,而“潮有信”则是指潮水的涨落有规律、有周期,象征着一种可以期待、可以守候的承诺。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两个人之间有怨恨,那还不如潮水那样有信义,因为潮水虽有时会退去,但它总会在约定的时间再次归来。
这里用潮水来比喻感情中的信任与承诺,表达出一种希望即使有矛盾,也能像潮水一样保持联系、重归于好。这种对比手法增强了诗句的感染力,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二、“相思始觉海非深”的含义
“相思始觉海非深”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的“相思”是指深深的思念,“海非深”并不是字面意义上的海洋不深,而是借用了“海”这一意象来比喻思念的深沉。意思是说,只有在真正思念对方的时候,才会觉得即便是广阔的海洋也不算深,因为思念的力量足以跨越一切距离。
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让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那种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
三、全诗赏析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种因离别而产生的复杂心理状态。前两句写出了离别时的不舍与担忧,后两句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比喻,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和对思念的深刻体会。
“相恨不如潮有信”一句,既是对现实的无奈,也是对未来的期许;“相思始觉海非深”则是一种情感的升华,将思念的力量推向极致。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结语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不仅是张潮诗歌中的经典之作,更是一句能引起无数人共鸣的千古名句。它用最朴素的语言,道出了最深刻的情感,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那份穿越时空的思念与执着。无论是面对离别,还是身处异地,这句诗都能给予我们心灵上的慰藉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