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原文及翻译】元代散曲中,有一篇以自然景色为背景、情感细腻的佳作——《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此曲虽未署名作者,但其文辞优美,意境深远,常被归入元代文人之作。下面将呈现这首曲的原文,并附上通俗易懂的翻译,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内涵。
原文: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远山衔落日,倒影入江流。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昔日繁华今何在?唯见长江东逝水。
翻译:
夕阳与孤鸟一同飞翔,秋水与天空融为一体,呈现出一片辽阔的景象。
渔船在傍晚时分唱着歌谣,声音回荡在鄱阳湖边;大雁在寒风中惊起,叫声渐渐消失在衡阳的水边。
远处的山峦仿佛衔着落日,夕阳的倒影映入江水中。
悠闲的云朵在潭水中投下淡淡的影子,日子一天天过去,星辰变换,岁月流转了多少个秋天。
曾经的繁华如今又在哪里?只看到长江水滚滚东流,一去不返。
赏析:
这首曲子描绘了浔阳(今江西九江)一带的秋日景色,既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隐含着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通过“落霞”、“孤鹜”、“秋水”、“长天”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空灵悠远的意境,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宁静的美。
“渔舟唱晚”、“雁阵惊寒”等句,生动地刻画了江边的日常生活与季节变化,而“昔日繁华今何在?”则表达了对过往辉煌的追忆与无奈。整首曲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元代散曲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结语:
《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不仅是一幅优美的自然画卷,更是一首充满哲思的抒情小令。它让我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不禁思考人生的意义与时间的无情。无论是文学爱好者,还是历史研究者,都能从中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与思想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