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2018年度中考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2018年度中考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跪求万能的网友,帮我破局!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30 18:58:02

2018年度中考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在语文学习中,文言文阅读是中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考查学生对古汉语的理解能力,还涉及对古代文化、历史背景及文章思想内涵的掌握。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中考文言文阅读部分,本文提供一份针对2018年度中考的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材料,旨在提升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与应试能力。

一、文言文阅读材料

原文:

齐人有好猎者,率其子弟,日出而猎,日暮而归。猎于山中,遇虎,不敢前。其子曰:“父不勇,何以教人?”猎者怒曰:“吾非不知也,然吾力不足,岂能敌虎?”其子曰:“若不能敌虎,何以猎乎?”猎者无言以对。

后数日,猎者复往山中,遇虎,乃持弓而射之,竟中其目。虎大怒,扑而击之。猎者惊惧,遂弃弓而逃。其子追之,曰:“父既知不能敌虎,何不早备?”猎者叹曰:“吾今始知,习武之道,贵在平时。”

二、注释与翻译

- 好猎者:喜欢打猎的人。

- 率其子弟:带领他的子弟(儿子和徒弟)。

- 日出而猎,日暮而归:每天早上出去打猎,傍晚回来。

- 遇虎:遇到老虎。

- 不敢前:不敢上前。

- 父不勇,何以教人:父亲不勇敢,怎么教导别人?

- 吾非不知也:我不是不知道。

- 然吾力不足:但是我的力量不够。

- 岂能敌虎:怎么能和老虎对抗呢?

- 若不能敌虎,何以猎乎:如果不能对抗老虎,凭什么打猎?

- 持弓而射之:拿着弓箭射它。

- 竟中其目:竟然射中了它的眼睛。

- 扑而击之:扑过来攻击他。

- 惊惧:非常害怕。

- 弃弓而逃:扔下弓逃跑。

- 何不早备:为什么不提前准备呢?

- 习武之道,贵在平时:学习武术的方法,关键在于平时的练习。

译文:

有一个喜欢打猎的齐国人,带着他的儿子和徒弟,每天早上出去打猎,傍晚回来。有一次他在山里遇到了老虎,不敢靠近。他的儿子说:“父亲不勇敢,怎么能教导别人呢?”猎人愤怒地说:“我不是不知道,只是我的力气不够,怎么能和老虎对抗呢?”儿子又说:“如果不能对抗老虎,凭什么打猎?”猎人无话可说。

几天后,他又去山里打猎,再次遇到老虎,便拿起弓箭射它,结果射中了老虎的眼睛。老虎大怒,扑过来攻击他。猎人吓得惊慌失措,扔下弓就逃。他的儿子追上他,说:“父亲既然知道不能对抗老虎,为什么不提前做好准备?”猎人叹息道:“我现在才明白,学习武术的关键,在于平时的练习。”

三、阅读理解题

1. 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 猎人的儿子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3. “习武之道,贵在平时”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4. 结合全文,分析猎人性格的变化过程。

5. 文中“猎者无言以对”说明了什么?

四、参考答案

1. 这是一个关于学习和实践重要性的寓言故事,讲述了猎人因缺乏准备而遭遇失败,最终认识到平时练习的重要性。

2. 猎人的儿子起到了提醒和启发的作用,促使猎人反思自己的行为。

3.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认为,任何技能的掌握都离不开日常的积累和练习。

4. 猎人最初自负、轻视危险,后来在失败后开始反省,并认识到平时练习的重要性。

5. “猎者无言以对”说明猎人在面对儿子的质问时,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表现出一种羞愧和自省的态度。

五、总结

文言文阅读不仅是一项语言能力的考查,更是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的体现。通过这样的课外阅读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兴趣。希望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注重积累,勤于思考,为中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