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考试复习资料】在学习西方微观经济学的过程中,掌握核心概念和术语是理解整个学科体系的关键。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微观经济学名词及其简要解释,适用于考试复习和知识点梳理。
1.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指为了获得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其他选择中价值最高的那一个。它不仅包括直接的经济成本,还包括时间、资源等隐性成本。
2. 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
消费者每增加一单位商品或服务所获得的额外满足感。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边际效用通常会递减。
3. 市场均衡(Market Equilibrium)
当市场上商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时的状态。此时的价格称为均衡价格,数量为均衡数量。
4. 供给曲线(Supply Curve)
表示在不同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通常向右上方倾斜,反映价格与供给量之间的正向关系。
5. 需求曲线(Demand Curve)
表示在不同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通常向右下方倾斜,反映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反向关系。
6. 弹性(Elasticity)
衡量某一变量对另一变量变化的反应程度。常见有价格弹性、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等。
7. 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
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实际支付价格之间的差额,反映了消费者从交易中获得的额外收益。
8. 生产者剩余(Producer Surplus)
生产者实际获得的价格与其最低接受价格之间的差额,表示生产者从销售中获得的额外利润。
9. 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
在博弈论中,指一种策略组合,使得每个参与者在知道其他参与者策略的情况下,没有动机单方面改变自己的策略。
10. 完全竞争市场(Perfect Competition)
市场中存在大量买家和卖家,产品同质,信息完全透明,企业无法影响市场价格,只能作为价格接受者。
11. 垄断(Monopoly)
市场上只有一个卖方,控制了全部供给,具有强大的定价能力,且存在进入壁垒。
12. 垄断竞争(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市场中有许多企业,产品差异化,企业有一定的定价权,但竞争依然激烈。
13. 寡头垄断(Oligopoly)
市场上只有少数几家企业,彼此之间相互依赖,价格和产量决策常常相互影响。
14. 外部性(Externality)
指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第三方产生的未被计入市场交易的成本或收益,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15. 公共物品(Public Goods)
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如国防、路灯等,私人市场难以有效提供。
16. 信息不对称(Asymmetric Information)
在交易中,一方拥有比另一方更多的信息,可能导致“柠檬市场”问题,即劣质产品驱逐优质产品。
17. 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低质量的个体更倾向于参与交易,导致市场整体质量下降。
18. 道德风险(Moral Hazard)
指在合同签订后,一方因信息不对称而采取高风险行为,损害另一方利益的情况。
19. 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
随着生产规模扩大,单位成本下降的现象,常见于大型企业。
20. 规模不经济(Diseconomies of Scale)
当企业规模过大时,由于管理复杂、效率降低等原因,导致单位成本上升。
以上内容涵盖了西方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些重要概念,适合用于考试前的系统复习。建议结合教材和例题进行深入理解和应用,以提高应试能力和理论分析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