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小熊请客(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一、活动目标:
1. 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故事讲述和角色扮演,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学会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2. 倾听与理解能力:培养幼儿认真倾听他人说话的习惯,提高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力。
3. 情感态度:激发幼儿的同情心和分享意识,懂得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4. 想象力与创造力:鼓励幼儿根据故事内容进行合理想象,发展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
- 故事图片或PPT课件(小熊请客的故事画面)
- 小熊、小兔、小猫、小狐狸等动物头饰
- 故事录音或教师讲述用的道具(如小桌子、小椅子等)
- 绘本《小熊请客》或相关图书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活动(5分钟)
教师出示小熊的图片,提问:“小朋友,你们知道小熊最喜欢做什么吗?今天我们要听一个关于小熊的故事,名字叫《小熊请客》。你们想不想听听小熊是怎么请客的呢?”
2. 故事讲述(10分钟)
教师边展示图片或PPT,边讲述故事:
“森林里住着一只可爱的小熊,它特别喜欢交朋友。有一天,小熊决定请朋友们来家里做客。它先邀请了小兔子,然后是小猫咪,最后是小狐狸。小熊准备了好吃的食物,还为朋友们准备了漂亮的小椅子。可是,当小狐狸来到时,发现小熊家的椅子不够用了,小熊该怎么办呢?”
3. 提问与讨论(8分钟)
- “小熊为什么请朋友们来家里做客?”
- “小熊遇到了什么困难?它是怎么解决的?”
- “如果你是小熊,你会怎么做?”
- “你有没有请过朋友来家里玩?你做了什么?”
鼓励幼儿大胆发言,教师适时引导,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友情和分享的重要性。
4. 角色扮演(10分钟)
教师分发动物头饰,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请几名幼儿分别扮演小熊、小兔子、小猫、小狐狸,模仿故事中的对话和动作,增强对故事的理解和兴趣。
5. 延伸活动(7分钟)
- 绘画活动: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小熊请客”的场景。
- 语言表达: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想请谁来家里做客,并说说准备了什么。
四、活动评价:
-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语言表达情况。
- 了解幼儿是否能理解故事内容,并能简单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分享和关心他人。
五、活动延伸建议:
- 在区域活动中投放相关的绘本和头饰,供幼儿自主阅读和表演。
- 鼓励家长在家与孩子一起讲述类似的故事,增强亲子互动。
六、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以故事为主线,结合角色扮演和语言表达,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性。通过生动的情境创设,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倾听和表达,也增强了对朋友之间关爱与分享的认识。今后可进一步丰富活动形式,如加入音乐、舞蹈等元素,提升幼儿的综合语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