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綦毋潜落第还乡的原文阅读及翻译译文】《送綦毋潜落第还乡》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送别诗,全诗以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友人落第返乡的安慰与鼓励,展现了诗人豁达的情怀和对友情的珍视。这首诗不仅在文学上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也在情感表达上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一、原文阅读
>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 白草暮连空,青山犹哭途。
> 君去应无泪,我心终不枯。
二、逐句翻译
1.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再向朝廷上书求仕,回到南山边的简陋茅屋中。
2.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我才疏学浅,被英明的君主抛弃;身体多病,使得老朋友也渐渐疏远了我。
3. 白草暮连空,青山犹哭途。
白色的草木在黄昏中连成一片,青山仿佛还在为离别的路哭泣。
4. 君去应无泪,我心终不枯。
你离去时应该不会流泪,而我的心却始终不会干涸。
三、内容解析
这首诗表面上是送别友人,实则借送别之情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失意与无奈。王维通过“北阙”“南山”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意境。诗中“不才明主弃”一句,既是对自身处境的感叹,也是对当时科举制度下人才被埋没的隐晦批评。
同时,“君去应无泪,我心终不枯”这一句,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劝慰与自我勉励。他用“心终不枯”来表达即使面对挫折,内心依然充满希望与力量。
四、艺术特色
1. 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全诗虽只有八句,但每一句都饱含深情,情感真挚动人。
2. 意象丰富,意境深远:如“白草”“青山”等自然意象,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3.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从送别场景到内心独白,再到对友人的劝慰,层层递进,逻辑清晰。
五、结语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不仅是一首送别诗,更是一首充满人生哲理的作品。它告诉我们,在人生的低谷中,也要保持内心的坚韧与希望。正如王维所言:“我心终不枯”,只要心中有光,前方总有出路。
原创声明:本文为原创内容,基于《送綦毋潜落第还乡》的原文进行解读与翻译,结合作者背景与作品内涵,力求提供深度理解与独特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