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应用题专题训练】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应用题是培养孩子逻辑思维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环节。三年级下册的数学课程内容逐步加深,应用题的难度也有所提升,主要涉及乘法、除法、时间计算、长度与质量单位换算、简单的图形面积计算等。通过系统的应用题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并将其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下面是一些适合三年级学生的应用题练习题,帮助孩子们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解题能力。
一、基础类应用题
1. 小明每天早上7点起床,上学需要20分钟,他几点能到学校?
解析:从7:00开始加上20分钟,结果是7:20。
2. 一盒铅笔有12支,老师买了3盒,一共买了多少支铅笔?
解析:12 × 3 = 36(支)
3. 小红有24元钱,她想买每本5元的绘本,最多可以买几本?还剩多少钱?
解析:24 ÷ 5 = 4(本)余4元。
二、综合类应用题
4. 学校图书馆有4个书架,每个书架放了18本书,后来又增加了9本书,现在一共有多少本书?
解析:4 × 18 = 72,72 + 9 = 81(本)
5.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米,宽是5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解析:面积 = 长 × 宽 = 8 × 5 = 40(平方米)
6. 妈妈买了3千克苹果,每千克6元,她给了收银员50元,应找回多少钱?
解析:3 × 6 = 18元,50 - 18 = 32元。
三、生活情境应用题
7. 小刚从家到学校要走15分钟,如果他早上7:10出发,什么时候能到学校?
解析:7:10 + 15分钟 = 7:25
8. 一个蛋糕分成8块,小明吃了3块,小红吃了2块,他们一共吃了整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解析:3 + 2 = 5块,即5/8
9. 王叔叔每天工作8小时,一周工作5天,他一周总共工作多少小时?
解析:8 × 5 = 40(小时)
四、拓展思考题
10.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6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解析:周长 = 边长 × 4 = 6 × 4 = 24(米)
11. 一辆公交车从A地到B地需要2小时,中途停靠3站,每站停留5分钟,那么这趟车实际行驶的时间是多少?
解析:2小时 = 120分钟,120 - (3 × 5) = 105分钟
12. 小芳有15个气球,她想平均分给3个朋友,每人分到几个?剩下的还有几个?
解析:15 ÷ 3 = 5(个),余0个。
通过以上这些应用题的练习,学生们不仅能提高计算能力,还能增强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意识。建议家长或老师在辅导时,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例子,引导孩子多思考、多动手,让数学变得有趣且实用。
温馨提示:应用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题意,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目标,再选择合适的运算方法进行解答。坚持练习,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会越来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