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网上村村通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解析】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农村地区的数字化建设逐渐成为国家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实践之一,“村村通”工程在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而“网上村村通”平台则是这一工程在互联网时代的新延伸,旨在通过网络手段实现信息共享、政策宣传、便民服务等功能。然而,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南通市的“网上村村通”平台仍面临诸多问题,亟需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首先,从平台功能设计来看,当前南通市的“网上村村通”平台在内容覆盖和用户体验方面存在明显不足。部分平台内容更新不及时,信息重复或缺失,导致农民难以获取有效的政策信息和服务资源。此外,平台界面操作复杂,缺乏针对农村用户的优化设计,使得一些年长用户难以顺利使用,影响了平台的实际推广效果。
其次,平台的资源整合能力较弱。尽管“网上村村通”平台被赋予了整合各类农村资源的功能,但在实际运行中,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依然存在,信息孤岛现象严重。例如,农业、教育、医疗、交通等不同系统的数据未能有效打通,导致平台在提供综合服务时缺乏系统性支持,难以形成真正的“一站式”服务平台。
再者,基层人员的技术能力和参与度不足,也是制约平台发展的重要因素。许多乡镇干部对互联网工具的掌握程度有限,缺乏必要的培训与指导,导致平台在推广和使用过程中出现执行不到位的情况。同时,部分村干部对平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充分发挥其在政策传达和群众沟通中的桥梁作用。
此外,平台的宣传推广力度不够,导致公众认知度不高。很多农村居民对“网上村村通”平台的具体功能和使用方式并不了解,甚至有部分人对其持怀疑态度,认为线上服务不如线下便捷。这种观念上的障碍,直接影响了平台的使用率和实际成效。
针对上述问题,南通市在推进“网上村村通”平台建设的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
一是加强平台功能优化与用户体验设计。平台开发应以用户为中心,简化操作流程,增加语音识别、图文并茂等适老化设计,提升农村用户的使用便利性。同时,建立定期信息更新机制,确保平台内容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二是推动跨部门数据共享与资源整合。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接口规范,打破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实现农业、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数据互通,打造一个综合性强、服务全面的农村信息服务平台。
三是强化基层人员的培训与激励机制。政府应组织定期的技术培训,提高乡镇干部和村干部的信息化素养,同时设立考核机制,将平台使用情况纳入绩效评估体系,激发基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四是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利用广播、电视、村级公告栏等多种渠道,向农村居民普及“网上村村通”平台的功能和优势,增强群众的信任感和参与度。
总之,南通市“网上村村通”平台的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基层组织和广大村民的共同努力。只有不断优化平台功能、提升服务能力、扩大社会影响力,才能真正实现“村村通”向“网网通”的转变,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的信息化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