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相如《子虚赋》原文及译文】《子虚赋》是西汉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的代表作之一,属于辞赋中的经典之作。此文以虚构的楚国使者与齐国使者的对话形式,描绘了楚国云梦泽的壮丽景色和天子狩猎的盛大场面,借以颂扬君主的威德与国家的富庶。文章辞藻华丽,结构严谨,展现了司马相如卓越的文学才华。
原文:
楚使子虚于齐,齐王闻之,问其国中之所有。子虚曰:“臣之国,有大泽,名曰云梦,方九百里,其中有山,曰‘青丘’,其上多木,其下多水。水中有鱼,名曰‘鲛人’,能织锦,其声如哭。又有兽,名曰‘白鹿’,其毛如雪,其蹄如玉。又有鸟,名曰‘玄凤’,其羽五色,其鸣如箫。”
齐王曰:“吾国虽小,亦有奇物。”于是使大夫晏婴对曰:“臣闻古者,天子巡狩,必有车驾,有旌旗,有鼓乐。今陛下之国,地广民富,宜有大观。愿得见天子之猎。”
子虚曰:“臣闻天子之猎,非为畋也,为观也。故其行也,必有前驱,有后从,有左右翼,有中军。其车也,金饰轮,玉为轼;其马也,赤骝、乌骓,皆善驰骋。其弓也,檀木为干,铁为镞;其矢也,羽以雁,镞以铜。其犬也,黑犬、白犬,皆善逐。”
齐王曰:“善!吾欲观天子之猎,可得乎?”
子虚曰:“可。然天子之猎,非易得也。其地也,必在云梦之野;其时也,必在春分之后;其仪也,必具六礼。”
于是齐王遣使往楚,迎天子之猎,以示其国之盛。
译文:
楚国的使者子虚来到齐国,齐王听说后,便询问他楚国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子虚回答说:“我们楚国有一个大湖泊,名叫云梦,方圆九百里,湖中有山,叫‘青丘’,山上多树木,湖下多水。水中有一种鱼,叫做‘鲛人’,能织出锦绣,声音像哭泣。还有野兽,叫‘白鹿’,毛色如雪,脚掌如玉。又有一种鸟,叫‘玄凤’,羽毛五彩斑斓,鸣叫声像箫声。”
齐王说:“我国虽然不大,但也有一些奇特的东西。”于是派大夫晏婴回应说:“我听说古代的天子巡游四方,必定要有车马、旗帜、鼓乐。现在陛下所处的国家,土地广阔,百姓富足,应该有壮观的景象。希望能见到天子的狩猎。”
子虚说:“我听说天子的狩猎,并不是为了打猎,而是为了观赏。因此他的出行,必定有前导、后随、左右护卫、中军统领。他的车马,轮子用金装饰,车轼用玉制成;他的马匹,有赤骝、乌骓,都善于奔跑。他的弓箭,弓干用檀木,箭头用铁制成;箭羽用雁毛,箭头用铜铸。他的猎犬,有黑犬、白犬,都擅长追逐。”
齐王说:“好!我想看看天子的狩猎,可以吗?”
子虚说:“可以。不过天子的狩猎,并不容易看到。它发生的地点,一定是在云梦的原野;时间,一定是在春分之后;礼仪,必须齐全。”
于是齐王派遣使者前往楚国,迎接天子的狩猎,以展示自己国家的强盛。
结语:
《子虚赋》通过夸张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司马相如高超的语言艺术和对国家盛世的赞美。文章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也反映了汉代社会对帝王威仪和自然景观的崇敬之情。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研究汉赋的重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