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书(ldquo及中秋主题班会教案设计)】一、活动背景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浓厚的文化内涵和家庭团圆的寓意。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同时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特策划本次“中秋主题班会”活动。
二、活动目的
1. 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由来、习俗及文化意义;
2. 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3.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团队协作意识;
4. 营造温馨、和谐的班级氛围,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三、活动时间
2025年9月28日(星期日)下午14:00—16:00
四、活动地点
学校教室(具体教室待定)
五、参与对象
全体班级学生及班主任
六、活动内容与流程
1. 开场导入(14:00-14:10)
- 主持人开场,介绍中秋节的由来及意义;
- 播放一段关于中秋节的短片或PPT,激发学生兴趣。
2. 知识问答环节(14:10-14:30)
- 通过互动问答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相关知识;
- 题目包括:中秋节的起源、传统习俗、相关诗词等。
3. 手工制作环节(14:30-15:00)
- 学生分组进行手工制作,如灯笼、月饼模型等;
- 教师指导并协助学生完成作品。
4. 诗歌朗诵与才艺展示(15:00-15:30)
- 学生朗诵与中秋节相关的古诗,如《静夜思》《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 鼓励学生展示才艺,如唱歌、跳舞、讲故事等。
5. 分享与交流(15:30-15:50)
- 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的中秋习俗;
- 班主任总结发言,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6. 结束与合影(15:50-16:00)
- 全体师生合影留念;
- 宣布活动结束。
七、活动准备
1. 准备相关资料:PPT、视频、古诗文、手工艺品材料等;
2. 安排主持人、评委及工作人员;
3. 布置教室环境,营造节日氛围;
4. 提前通知学生准备相关节目或作品。
八、注意事项
1. 活动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使用危险工具;
2. 强调文明礼仪,保持教室整洁;
3. 活动结束后及时清理场地,做好收尾工作。
九、预期效果
通过本次中秋主题班会,学生不仅能够深入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还能在活动中感受到节日的温馨与快乐。同时,活动也增强了班级凝聚力,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十、附录
1. 活动分工表
2. 参考资料目录
3. 活动照片记录表
备注: 本策划书为原创内容,结合了传统节日教育与学生实践活动,旨在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与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与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