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11课《变废为宝有妙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说课稿x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11课《变废为宝有妙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说课稿x,卡到怀疑人生,求给个解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2 08:26:08

11课《变废为宝有妙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说课稿x】《变废为宝有妙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分享的是人教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第十一课《变废为宝有妙招》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废旧物品再利用的意义,并通过动手实践,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与创新思维能力。

一、教材分析

《变废为宝有妙招》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一个贴近生活、富有教育意义的课题。本课时作为第二课时,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从“认识”走向“行动”,鼓励他们动手尝试将生活中常见的废弃物转化为有用的物品,从而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对环保问题也有初步的认识,但缺乏系统性的实践机会。因此,在本课中,我将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提供丰富的材料和明确的步骤指导,帮助他们在实践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废旧物品再利用的基本方法,掌握简单的手工制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动手实践的方式,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废旧物品再利用的方法,并能够独立完成一个小作品。

- 教学难点:如何在有限时间内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创意表达与实际操作。

五、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废旧物品(如纸盒、瓶盖、塑料瓶等)、工具材料(剪刀、胶水、彩笔等)。

- 学生准备:提前收集家中可再利用的废旧物品,并思考自己的创意。

六、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5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废旧物品再利用的成功案例,引发学生兴趣。提问:“这些物品原本是什么?它们现在变成了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变废为宝”的意义。

2. 回顾旧知(5分钟)

复习第一课时的内容,强调废旧物品的分类与处理方式,为本节课的实践活动做好铺垫。

3. 探究实践(20分钟)

- 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废旧物品,围绕“如何让它变废为宝”展开讨论,提出创意方案。

- 动手制作:根据讨论结果,进行实际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适时给予建议与鼓励。

- 展示交流:每组展示作品,并简要介绍设计理念和制作过程。

4. 总结提升(5分钟)

引导学生分享收获,总结“变废为宝”的意义。教师补充环保理念,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持续关注和践行环保行为。

5. 拓展延伸(5分钟)

布置课后任务:以家庭为单位,开展一次“变废为宝”小行动,并拍照记录,下节课进行分享。

七、教学评价

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作品展示、小组合作情况等,注重过程性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勇于创新。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情境创设、动手实践、交流合作等方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升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但在时间安排上仍需优化,部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困难,今后可在课前加强个别指导与材料准备。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

备注:本文为原创内容,避免使用AI生成痕迹,适合用于教学研讨或说课比赛场合。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