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配套练习册15-18课内容及答】引发关注。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第六年级下册的教材内容逐步加深,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第15至18课的内容涵盖了丰富的文学知识和写作技巧,是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拓展思维的重要部分。以下是本阶段课文的主要内容与参考答案的总结。
一、课文内容简要回顾
课文编号 | 课文标题 | 主要内容 | 学习重点 |
第15课 | 《少年闰土》 | 通过回忆的方式,描写了一个聪明、勇敢、见多识广的农村少年——闰土,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 人物形象分析、回忆性散文的特点 |
第16课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 以孩子的视角,回忆了鲁迅先生的高尚品格和他对人民的关心,体现了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 | 人物描写方法、情感表达 |
第17课 | 《有的人》 | 通过对比的手法,歌颂了为人民利益而生、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人,批判了自私自利、欺压百姓的人。 | 对比手法、诗歌的理解与赏析 |
第18课 | 《学与问》 | 强调了“学问”需要勤于思考、善于提问,鼓励学生养成好问的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 议论文的结构、观点表达 |
二、练习册答案汇总(部分)
以下为配套练习册中15至18课的重点题目及参考答案:
第15课《少年闰土》
练习题示例:
1. 写出“我”和闰土之间的关系。
答:他们是童年朋友,闰土是“我”儿时的伙伴,两人一起玩耍、学习,感情深厚。
2. 闰土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闰土是一个聪明、勇敢、见多识广、热爱自然的孩子,他给“我”讲述了各种有趣的故事。
3. 文章用了什么描写方式来表现闰土的形象?
答:主要运用了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真实。
第16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练习题示例:
1. 文中提到鲁迅先生的哪些品质?
答:鲁迅先生关心他人、正直、幽默、有爱心,是一位深受人们尊敬的伟人。
2. 为什么作者说“伯父的书桌前永远坐着一个爱读书的人”?
答:这句话表达了鲁迅先生勤奋好学、酷爱读书的精神,也体现出他对知识的追求。
3. 本文采用了哪种叙述方式?
答:采用的是第一人称的回忆叙述方式,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感和感染力。
第17课《有的人》
练习题示例:
1. 诗中“有的人”指的是哪两类人?
答:一类是为人民利益而活的人;另一类是自私自利、损害人民利益的人。
2.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对为人民牺牲的人的敬仰,以及对自私自利者的批评。
3. 这首诗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答:主要运用了对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
第18课《学与问》
练习题示例:
1. 什么是“学”?什么是“问”?
答:“学”是指学习知识,“问”是指提出问题、寻求解答,两者相辅相成。
2. 为什么说“不懂就要问”?
答:因为只有不断提问,才能深入理解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
3.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告诉我们要勤于思考、善于提问,才能不断进步,提高学习效率。
三、总结
通过对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5至18课的学习,学生们不仅掌握了基本的语文知识,还提升了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这些课文内容贴近生活,富有教育意义,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建议同学们在复习时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拓展阅读,并尝试写读后感或小作文,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同时,也要注意积累好词好句,提升语言表达水平。
如需更多详细讲解或练习题解析,可继续关注后续内容。
以上就是【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配套练习册15-18课内容及答】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