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利润表本期金额和上期金额怎么填】在进行财务报表编制或分析时,利润表是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其中,“本期金额”和“上期金额”是利润表中常见的两个数据项,用于比较企业不同期间的经营成果。了解这两项如何填写,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
一、什么是“本期金额”和“上期金额”?
- 本期金额:指的是当前会计期间(如2019年)的营业收入、成本、费用等各项财务数据的实际发生额。
- 上期金额:指的是前一个会计期间(如2018年)的相同项目的数据,用于与本期进行对比分析。
通过对比这两个数据,可以判断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盈利能力是否有所提升或下降。
二、如何填写“本期金额”和“上期金额”?
1. 确定会计期间
首先,明确报表所涵盖的会计期间。例如,2019年利润表应反映2019年度的经营成果,而“上期金额”则对应2018年的数据。
2. 收集相关财务数据
根据企业的财务记录,收集以下
- 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
- 税金及附加
- 销售费用
- 管理费用
- 财务费用
- 营业利润
- 净利润
3. 填写“本期金额”
将2019年实际发生的各项财务数据填入“本期金额”列。
4. 填写“上期金额”
将2018年的相应数据填入“上期金额”列,确保与本期数据一一对应。
三、示例表格(2019年利润表)
项目 | 本期金额(2019年) | 上期金额(2018年) |
营业收入 | 5,000,000 | 4,500,000 |
营业成本 | 3,200,000 | 2,900,000 |
税金及附加 | 150,000 | 130,000 |
销售费用 | 300,000 | 280,000 |
管理费用 | 250,000 | 230,000 |
财务费用 | 50,000 | 40,000 |
营业利润 | 1,050,000 | 920,000 |
所得税费用 | 210,000 | 184,000 |
净利润 | 840,000 | 736,000 |
四、注意事项
- 数据来源必须真实、准确,避免人为调整或错误录入。
- “上期金额”应与“本期金额”保持一致的会计政策和核算口径,以保证可比性。
- 如果企业有合并报表,需注意母子公司之间的数据整合问题。
通过合理填写“本期金额”和“上期金额”,可以更清晰地展现企业的财务发展趋势,为管理层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以上就是【2019年利润表本期金额和上期金额怎么填】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