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成语里的中国丨洛阳纸贵

2025-09-05 00:06:48

问题描述:

成语里的中国丨洛阳纸贵,这个怎么操作啊?求手把手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05 00:06:48

成语里的中国丨洛阳纸贵】“洛阳纸贵”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成语,源自古代文坛的一段佳话。它不仅体现了文学作品的价值,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文化与文字的重视。这个成语背后的故事,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一、成语释义

“洛阳纸贵”原意是指书稿一出,洛阳的纸张价格迅速上涨,形容作品非常受欢迎,供不应求。现多用来比喻作品广受好评,流传广泛,甚至引起轰动。

二、成语来源

“洛阳纸贵”出自《晋书·左思传》。左思是西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他写了一篇《三都赋》,耗时十年完成。文章完成后,他将作品呈献给当时的名士陆机,陆机却轻视他的才华,认为他不过是“布衣之士”。但左思的作品在京城流传后,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人们争相抄录,导致洛阳的纸张价格上涨,因此有了“洛阳纸贵”的说法。

三、成语寓意

1. 作品价值高:说明作品具有极高的文学和思想价值。

2. 传播力强:作品被广泛阅读、传抄,影响力大。

3. 文化繁荣:反映当时社会对文学艺术的推崇与热爱。

四、成语使用场景

使用场景 示例
文学评论 他的小说语言优美,情节动人,堪称“洛阳纸贵”之作。
媒体报道 这部新电影上映后,引发热议,可谓“洛阳纸贵”。
学术研究 该论文发表后,在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成为“洛阳纸贵”的代表作。

五、延伸思考

“洛阳纸贵”不仅是对作品的认可,也反映出古代社会的文化生态。在那个信息闭塞、传播手段有限的时代,一部好作品能引发如此大的反响,实属难得。这也提醒我们,真正有价值的作品,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都会被历史铭记。

六、总结

“洛阳纸贵”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文化现象的象征。它承载着古人对文学的敬畏与热爱,也激励着当代人不断追求卓越的创作精神。通过了解这一成语,我们不仅能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也能从中汲取力量,推动自身在文化道路上不断前行。

成语名称 洛阳纸贵
出处 《晋书·左思传》
释义 形容作品广受欢迎,供不应求
起源 左思《三都赋》引发洛阳纸价上涨
寓意 作品价值高、传播力强、文化繁荣
使用场景 文学评论、媒体报道、学术研究等
现代意义 鼓励优质创作,弘扬文化自信

以上就是【成语里的中国丨洛阳纸贵】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