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成语四体不勤

2025-09-05 01:20:47

问题描述:

成语四体不勤,有没有人能看懂这个?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05 01:20:47

成语四体不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听到一些成语用来形容人的行为或状态。其中,“四体不勤”是一个较为常见的成语,它源于古代对劳动和身体活动的重视,用来批评那些不热爱劳动、懒惰的人。下面将对这一成语进行详细解读,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总结。

一、成语释义

成语名称:四体不勤

出处:出自《论语·子路》:“子曰:‘吾与点也。’”后人引申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用来形容一个人不从事体力劳动,不懂农事,生活懒散。

字面意思:四体,指四肢;不勤,不勤劳。合起来就是“四肢不勤劳”,即身体懒惰,不愿动手做事。

引申意义:形容人懒惰、不务正业、缺乏劳动意识,往往带有贬义。

二、使用场景

使用场景 举例说明
批评他人懒惰 “他整天待在家里,真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自我反省 “我最近太忙了,都没时间干活,有点四体不勤。”
文学作品中 在小说或文章中用来刻画一个不思进取的角色形象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成语
近义词 懒惰成性、好吃懒做、游手好闲
反义词 勤劳刻苦、任劳任怨、吃苦耐劳

四、文化背景

“四体不勤”最早出现在儒家经典中,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劳动的高度重视。古人认为,一个人如果四肢不勤,就难以承担家庭和社会的责任,甚至可能影响家族声誉。因此,这个成语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评价,也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对勤劳美德的推崇。

五、现代应用

在现代社会中,虽然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四体不勤”依然被用来提醒人们不要过度依赖他人、保持独立性和责任感。尤其在教育中,老师常以此鼓励学生参与劳动、培养动手能力。

六、总结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四体不勤
出处 《论语·子路》
含义 不愿劳动、懒惰
使用场景 批评、自省、文学描写
近义词 懒惰成性、好吃懒做
反义词 勤劳刻苦、吃苦耐劳
文化意义 强调劳动的重要性
现代意义 提醒人们保持劳动意识

通过了解“四体不勤”这一成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中对劳动和品德的重视,同时也能在日常生活中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勤劳、自律的价值观。

以上就是【成语四体不勤】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