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谁的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出自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夜思念弟弟苏辙时所作,表达了对亲人深切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美好祝愿的情感。
一、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和政治家。他的诗词作品风格豪放,情感真挚,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在公元1076年(熙宁九年)中秋夜写下的名篇。当时他因与弟弟苏辙分别多年,心中感慨万千,借月抒怀,写下此词。其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表达了诗人希望亲人平安、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明月的美好愿望。
二、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 |
诗句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出处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作者 |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
创作时间 | 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 |
创作背景 | 中秋夜思念弟弟苏辙 |
诗词体裁 | 词(水调歌头) |
主题 | 思念、祝福、人生感慨 |
名句意义 | 希望亲人平安健康,即使远隔千里也能共享明月 |
三、结语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仅是一句优美的诗句,更是一种跨越时空的情感表达。它体现了中华文化中重视亲情、追求团圆的传统价值观。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句诗依然打动人心,成为人们在节日或离别时常用的祝福之语。
以上就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谁的诗】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