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免疫组化(SP法)原理步骤及试剂

2025-05-24 19:59:45

问题描述:

免疫组化(SP法)原理步骤及试剂,求快速回复,真的等不了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24 19:59:45

一、免疫组化(SP法)的基本原理

免疫组化技术是一种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标记特定的酶或荧光物质来检测组织中目标蛋白表达的技术。而SP法(即链霉亲和素-生物素法)是免疫组化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其核心在于增强信号强度,提高检测的灵敏度与特异性。

在SP法中,第一抗体与组织样本中的目标抗原结合后,第二抗体会与第一抗体结合,随后链霉亲和素与生物素化的酶连接,最终通过底物显色反应实现对目标蛋白的定位与定性分析。这种多级放大机制显著提升了检测效果。

二、免疫组化(SP法)的操作步骤

1. 样本固定

将新鲜组织切片或细胞涂片置于载玻片上,使用甲醛或其他固定剂进行固定处理,以保持组织结构稳定。

2. 脱蜡与水化

对石蜡包埋的组织切片依次用二甲苯脱蜡,并通过梯度酒精溶液逐步水化至蒸馏水。

3. 抗原修复

使用热修复或酶消化等手段恢复组织中被固定破坏的抗原表位,以便抗体能够更好地与其结合。

4. 封闭非特异性位点

加入封闭液(如牛血清白蛋白BSA),减少背景噪音,提高特异性。

5. 第一抗体孵育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第一抗体,将其滴加到样本表面,于适当温度下孵育一段时间。

6. 生物素化二抗孵育

清洗去除未结合的第一抗体后,加入生物素标记的第二抗体进行孵育。

7. 链霉亲和素-酶复合物孵育

再次清洗后,将链霉亲和素与生物素化酶混合物加入,形成稳定的复合体。

8. 显色反应

添加底物溶液(如DAB),观察并记录显色结果。显色完成后可终止反应。

9. 复染与封片

对样本进行核染色(如苏木精复染),最后用中性树胶封片保存。

三、免疫组化(SP法)所需试剂

1. 固定剂

如10%中性缓冲甲醛溶液,用于维持组织形态。

2. 脱蜡剂

无水乙醇和二甲苯,用于脱蜡和水化过程。

3. 抗原修复液

EDTA或柠檬酸缓冲液,用于暴露隐藏的抗原表位。

4. 封闭液

牛血清白蛋白(BSA)或正常山羊血清,用于封闭非特异性结合位点。

5. 一抗与二抗

目标特异性抗体以及相应的生物素标记的二抗。

6. 链霉亲和素-酶复合物

链霉亲和素与碱性磷酸酶或辣根过氧化物酶偶联。

7. 显色底物

如DAB(二氨基联苯胺),用于可视化目标蛋白位置。

8. 复染试剂

苏木精或其他核染料,用于对比观察细胞核。

以上为免疫组化(SP法)的核心原理、操作流程及其所需主要试剂的详细说明。此方法广泛应用于病理诊断、肿瘤标志物研究等领域,具有高度准确性和可靠性。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