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曹植无疑是一颗耀眼的明星。作为建安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以情感真挚、辞采华丽而著称。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品读一首曹植的经典杂诗《南国有佳人》。
原文: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
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
俯仰岁将暮,荣华难久恃。
翻译:
南方有一位美丽的女子,她的容貌如桃花和李花般娇艳。
清晨她还在江北游玩,傍晚却已栖息在潇水中的小洲上。
世俗轻视美丽的容颜,又有谁能欣赏她那动听的笑声呢?
时光飞逝,转眼又到了岁末,美好的年华难以长久保持。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位南国佳人的生活境遇,抒发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诗中,“南国有佳人”开篇点题,勾勒出一位美丽非凡的女子形象。“容华若桃李”进一步描绘了她的美貌,让人联想到春天里盛开的桃花与李花,既鲜艳又短暂。接着,“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短短两句便刻画出了这位佳人漂泊无定的生活状态,暗示着她命运的坎坷与无奈。
后半部分则由景入情,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深深叹息。“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一句道出了佳人面临的困境:即使拥有倾城之貌,在世俗眼中也不过是过眼云烟;更有甚者,连她那悦耳的笑声也无人愿意倾听。最后,“俯仰岁将暮,荣华难久恃”,直抒胸臆,强调了人生无常的主题,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
曹植简介:
曹植(192年-232年),字子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曹操之子,曹丕之弟。他自幼聪慧过人,擅长辞赋创作,被誉为“七步成章”。其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与理想追求,语言优美流畅,感情充沛深沉,对后世影响深远。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等。
综上所述,《南国有佳人》不仅展现了曹植卓越的艺术才华,同时也寄托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至今仍被广泛传颂,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读者去感悟生命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