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能够跟着旋律哼唱简单的歌曲。
2. 通过故事和游戏的形式让幼儿理解“不给陌生人开门”的安全意识。
3. 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肢体协调能力。
活动准备:
1. 《小兔子乖乖》的音频文件。
2. 小兔子、大灰狼、兔妈妈的头饰若干。
3. 简易门框道具(可以用纸箱制作)。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老师先播放一段轻松愉快的背景音乐,然后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森林里住着谁吗?今天我们就来听一个关于小兔子的故事。”
二、基本部分
1. 教师讲述《小兔子乖乖》的故事,并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兔妈妈要教小兔子们如何辨别是不是自己的妈妈?”
2. 播放歌曲《小兔子乖乖》,带领幼儿一起学唱。可以分段教学,每学会一段就配上相应的动作。
3. 分角色表演。将全班分成三组,分别扮演小兔子、大灰狼和兔妈妈。教师指导孩子们根据歌词内容进行表演。
4. 游戏环节:“开不开门”。请一名小朋友站在“门”后扮演兔宝宝,其他小朋友轮流扮演兔妈妈或大灰狼敲门。当听到“咚咚咚”的声音时,“兔宝宝”需要问清楚是谁才决定是否开门。
三、结束部分
总结本次活动的重点——遇到陌生人敲门不要轻易打开;同时表扬每位参与的小朋友,鼓励他们继续保持好奇心与创造力。
四、延伸活动
回家后可以继续练习这首歌,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改编故事情节。
注意事项:
1. 在选择头饰等道具时要注意材质的安全性;
2. 表演过程中要确保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到不同角色中去;
3. 对于胆小或者害羞的孩子给予更多耐心和支持。
以上就是本次关于《小兔子乖乖》的教学设计方案啦!希望我们的小朋友们能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在游戏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