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为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效率,规范信息化工作的开展,特制定本制度。
一、总则
1. 本制度适用于全校范围内所有与教育信息化相关的活动和管理工作。
2. 学校信息化建设应以服务教学、服务师生、服务管理为核心目标,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资源共享、安全高效的原则。
3. 所有教职员工应积极参与信息化建设,提升自身信息素养,共同推进学校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二、组织架构与职责
1. 成立学校信息化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负责信息化工作的总体规划和决策。
2. 教育技术中心是学校信息化工作的具体执行机构,负责日常管理、技术支持、设备维护及教师培训等工作。
3. 各部门应明确信息化负责人,确保各项信息化措施落实到位,形成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
三、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1. 学校应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配置计算机、多媒体教室、网络设备等信息化基础设施,确保教学与管理的顺利进行。
2. 定期对信息化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排除故障,保障系统稳定运行。
3. 加强校园网络建设,提升网络带宽与覆盖范围,满足师生日常使用需求。
四、教学资源与平台管理
1. 建设并完善校内教学资源库,整合优质课程资源,鼓励教师开发数字化教学内容。
2. 推广使用智慧教学平台,支持在线教学、作业布置、考试测评等功能,提升教学效率。
3. 定期更新教学平台内容,确保资源的时效性与实用性,提高学生学习体验。
五、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
1. 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信息化教学技能培训,提升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2. 鼓励教师参与信息化课题研究,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3. 建立教师信息化应用激励机制,对在信息化教学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团队给予表彰与奖励。
六、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1. 建立健全数据管理制度,确保师生个人信息、教学数据等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2. 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防止信息泄露、滥用等风险。
3. 定期开展网络安全培训,增强全体师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七、监督与评估
1. 学校信息化领导小组定期对信息化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建立信息化工作评估机制,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方式,全面了解信息化实施效果。
3. 根据评估结果,不断优化信息化策略,提升整体管理水平。
八、附则
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学校信息化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各部门可根据本制度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报信息化领导小组备案。
通过本制度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可持续发展,为构建现代化教育体系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