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廉洁不仅是一种道德操守,更是一种精神追求。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以诗言志,借诗词表达对清正廉明的推崇与向往。本文精选三十九首关于“廉洁”主题的诗词,涵盖历代名家之作,既有古代士大夫的高风亮节,也有后世文人的深情寄托,展现中华文明中“清廉”这一核心价值观的深厚底蕴。
1. 《石灰吟》·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 《竹石》·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3. 《咏史》·左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4. 《题画兰》·郑板桥
兰草已成行,山中动悄然。
幽芳沁肺腑,素志寄云烟。
5. 《咏怀》·阮籍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6. 《咏史》·李商隐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何须琥珀色,更用荔枝来。
7. 《咏雪》·谢道韫
未若柳絮因风起。
8. 《咏梅》·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9. 《咏鹅》·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10. 《咏蝉》·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1.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2. 《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13. 《望月怀远》·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14.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5.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6.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7.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8. 《悯农》·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9. 《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20.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1.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2. 《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3. 《望庐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4. 《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5.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26.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7. 《鹿柴》·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28. 《相思》·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29.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30. 《使至塞上》·王维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31.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2. 《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33. 《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4.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35. 《回乡偶书》·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36. 《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7. 《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8.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9. 《示儿》·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些诗词虽不全以“廉洁”为直接主题,却通过自然、人生、历史等多角度表达了作者对清正、自律、忠诚、淡泊等高尚品格的追求,正是中华文化中“廉洁”精神的生动体现。读之令人肃然起敬,也激励我们在现代社会中坚守本心,弘扬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