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中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颠倒歌》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中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颠倒歌》,急到失眠,求好心人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1 12:36:51

一、活动名称:

《颠倒歌》

二、活动目标:

1. 通过欣赏和学唱《颠倒歌》,感受歌曲的趣味性和节奏感。

2. 理解歌词内容,初步感知“颠倒”这一概念,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体验合作与表演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1. 歌曲《颠倒歌》音频或视频资源。

2. 图片或道具:如“倒着走的小鸡”、“躺着睡觉的猫”等。

3. 音乐播放设备、小乐器(如铃鼓、沙锤)等。

4. 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如对动物习性的了解。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入:“你们有没有见过走路倒着走的小鸡?或者睡着的时候是躺着的猫?”引导幼儿思考生活中是否有一些“反常”的现象。接着播放《颠倒歌》的片段,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趣味性。

2. 学习歌曲(10分钟)

教师分段教唱《颠倒歌》,注意语速适中,配合简单的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在学唱过程中,鼓励幼儿模仿歌曲中的“颠倒”动作,如“倒着走”、“头朝下”等,增强互动性。

3. 游戏互动(10分钟)

设计“我是小小歌手”游戏,让幼儿轮流演唱歌曲,并用动作表现歌词内容。同时,教师可以加入一些即兴的“颠倒”情节,如“请小朋友站起来坐下来”,调动课堂气氛,增强参与感。

4. 创编环节(10分钟)

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尝试创编新的“颠倒”歌词。例如:“倒着飞的蝴蝶”、“站着喝水的小狗”等。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培养创造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5. 小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内容,表扬幼儿的积极参与。并布置一个小任务: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颠倒”的事情,下次分享给大家。

五、活动反思:

本次《颠倒歌》音乐活动整体效果较好,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歌曲,也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欲望。活动中通过动作模仿、游戏互动等方式,增强了幼儿的参与感,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歌词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部分幼儿对“颠倒”这一概念理解不够深入,因此在后续活动中可以结合更多的生活实例进行讲解,帮助幼儿建立更清晰的认知。此外,在创编环节中,个别幼儿表现出胆怯,今后应多给予鼓励,营造更宽松的表达环境。

总的来说,这次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也为今后的音乐教学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今后的课程设计中,我会更加注重幼儿的兴趣点和个体差异,努力提升教学的多样性和有效性。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