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实录[页2](小学语文课堂实录)】【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奇怪的大石头》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中描写大石头的语句及其作用。
2. 通过朗读、讨论,体会作者对大石头的特殊情感。
3. 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5分钟)
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奇怪的大石头》这篇课文,还记得课文讲的是什么吗?
学生:讲的是一个叫李四光的小朋友发现了一块大石头,然后他去研究它,最后成为地质学家的故事。
教师:很好,看来大家对故事有了初步了解。今天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大石头到底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二、品读课文,感悟情感(1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再次阅读课文,重点分析描写大石头的句子。
如:“这块石头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像一个巨人。”
教师提问:为什么说这块石头像一个巨人?
学生1:因为石头很大,看起来很威武。
学生2:可能是因为它在草地上显得特别突出,让人觉得它很高大。
教师:说得很好。再看这句话:“李四光常常蹲在石头旁边,仔细观察。”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从“常常”“仔细”这两个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3:我觉得李四光很认真,他对这块石头很感兴趣。
学生4:说明他不是随便看看,而是真的在研究。
三、小组合作,深入探究(10分钟)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讨论:
1. 为什么李四光会对这块石头产生兴趣?
2. 大石头在他成长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3. 如果你是李四光,你会怎么对待这块石头?
各组派代表发言,教师适时点评并补充。例如:
教师:李四光之所以对这块石头感兴趣,是因为他有一颗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正是这种精神,让他后来成为了一名伟大的地质学家。
四、拓展延伸,联系生活(8分钟)
教师提问:在生活中,有没有哪一件东西曾经引起你的注意,让你产生了好奇?
学生举手发言:
学生5:我家门口有一棵老树,我经常去看它,想知道它有多高。
学生6:我看到天空中有奇怪的云朵,就问妈妈那是怎么回事。
教师:大家都有自己的好奇心,这非常宝贵。希望你们能像李四光一样,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不断探索。
五、总结提升(2分钟)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通过朗读和讨论,深入了解了《奇怪的大石头》这篇课文。大石头不仅是故事中的一个物件,更是激发李四光科学梦想的起点。希望大家在生活中也能像李四光一样,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朗读、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涵,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欲望。同时,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事物,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