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加几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理解“凑十法”在进位加法中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和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9加几”的计算规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理解并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尤其是“凑十法”的运用。
- 难点:帮助学生从具体操作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形成灵活的计算能力。
三、教学准备:
- 教具:小棒、数字卡片、课件、实物教具等。
- 学具:每人一套小棒、练习本、铅笔等。
四、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创设生活情境:“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超市买水果,小明买了9个苹果,又买了3个梨,他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9+3”。
提问:“你用什么方法算得又快又对?”
2. 探索新知(15分钟)
(1)动手操作:
让学生用小棒摆出“9+3”,观察如何将3分成1和2,把1和9组成10,再加2,得到12。
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边操作边说:“9+3=12,因为9+1=10,10+2=12。”
(2)小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9+4”、“9+5”等题目的算法,尝试用“凑十法”进行计算,并汇报结果。
(3)归纳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9加几,可以先找1,凑成10,再加剩下的数。”
3. 巩固练习(10分钟)
(1)口算练习:
出示题目如:9+2、9+5、9+7等,让学生快速说出答案,并说明理由。
(2)游戏互动:
开展“开火车”游戏,学生依次回答“9加几”的问题,答对者获得小贴纸奖励。
4. 拓展提升(5分钟)
出示变式题:“8+5”、“7+6”等,引导学生比较不同加数的计算方式,初步感受“凑十法”在其他进位加法中的应用。
5. 总结反思(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9加几”的计算方法。同时布置课后小任务:“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玩‘9加几’的小游戏”。
五、板书设计:
```
9 + 3 = 12
/ \
1 2
9 + 1 = 10
10 + 2 = 12
方法:9加几,先找1,凑成10,再加剩下的。
```
六、教学反思(课后填写):
本节课通过生活情境引入,结合动手操作和小组合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9加几”的计算方法。部分学生在“凑十法”的理解上仍需加强,后续教学中应多设计类似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