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踝后侧切口治疗Pilon骨折】Pilon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高能量损伤,通常发生在胫骨远端关节面,常伴随严重的软组织损伤和骨质破坏。由于其复杂的解剖结构和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Pilon骨折的治疗一直是一个临床难题。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和对解剖复位要求的提高,内踝后侧切口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术入路选择。
内踝后侧切口主要用于暴露胫骨远端的后内侧区域,特别适用于涉及后侧关节面的Pilon骨折。该切口可以提供良好的视野,便于进行精确的复位和固定,同时减少对周围软组织的损伤。此外,该入路还可以与其他前外侧或前内侧切口联合使用,形成更全面的手术暴露,从而实现更好的骨折复位和稳定性。
在操作过程中,医生需要仔细评估患者的软组织情况,确保切口位置合适,并避免损伤重要的神经血管结构。术中应遵循“先复位、后固定”的原则,尽量恢复关节面的平整度和骨骼的正常解剖关系。术后需结合影像学检查确认复位效果,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康复计划。
尽管内踝后侧切口在Pilon骨折治疗中具有明显优势,但其应用仍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并由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实施。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理念的更新,这一入路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更多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