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初三】一、活动主题:
“走进家乡文化,感受传统魅力”
二、适用年级:
初三学生
三、活动时间:
2025年4月10日—2025年4月20日(为期两周)
四、活动目标:
1. 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
2. 培养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与动手实践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4. 提高学生的信息收集与整理能力,锻炼语言表达与展示技能。
五、活动内容与安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第1周)
- 任务布置:教师讲解活动主题,明确活动要求,分组并确定各小组的研究方向(如:传统节日、地方戏曲、民间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 资料搜集:学生通过查阅书籍、网络资源、采访长辈等方式,收集相关资料。
- 制定计划:每组根据研究方向制定详细的调研计划,包括访谈提纲、实地考察路线、所需材料等。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第2周)
- 实地走访:各小组根据计划前往本地文化馆、博物馆、非遗传承人工作地或社区进行实地考察与采访。
- 资料整理:整理访谈记录、照片、视频等素材,撰写调查报告或制作PPT展示材料。
- 成果初评:教师对各组的初步成果进行点评,提出修改建议。
第三阶段:总结展示阶段(第3周)
- 成果展示:各小组以演讲、展板、视频、手工艺品等形式在班级或学校内进行成果展示。
- 交流分享: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分享,互相学习、互相启发。
- 反思提升:学生撰写活动心得,总结收获与不足,教师进行整体评价与总结。
六、活动评价方式:
1. 过程性评价:根据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合作能力、资料收集情况等进行评价。
2. 成果性评价:根据各组的展示内容、创意性、完成质量等方面进行评分。
3. 自我评价与同伴互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并通过同伴互评增强团队意识与责任感。
七、活动注意事项:
1. 活动前需做好安全教育,确保学生外出时的安全。
2. 尊重被采访对象,礼貌提问,遵守社会公德。
3. 注重环保意识,不随意丢弃垃圾,保护当地文化资源。
4.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结合自身兴趣开展有特色的活动。
八、活动延伸:
1. 将优秀作品上传至校园网站或公众号,扩大宣传影响力。
2. 组织学生参与校内外的文化节、展览等活动,提升社会实践能力。
3.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如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志愿服务等。
九、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不仅让学生深入了解了家乡的文化底蕴,也提升了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活动形式,增加跨学科融合,使综合实践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备注:
本教案可根据实际教学环境和学生特点灵活调整内容与时间安排,确保活动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