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变化》作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家乡近年来在环境、生活、交通、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增强对家乡的了解与热爱。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学会通过具体事例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3. 激发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意识,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描写家乡的变化,并能结合自身经历进行真实表达。
-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写作中避免空洞泛泛而谈,做到内容具体、情感真挚。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相关图片、视频资料,展示家乡过去与现在的对比;布置学生课前调查家乡变化的资料。
2. 学生准备:收集家乡过去和现在的照片、文字资料;观察身边的环境变化。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的家乡有哪些变化吗?你觉得这些变化是好还是坏?”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所见所闻,激发兴趣。
(二)交流分享(10分钟)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方面(如:环境、交通、建筑、生活等),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家乡变化。教师适时补充一些典型例子,如道路拓宽、绿化增加、新建学校、医院等。
(三)范文赏析(10分钟)
出示一篇优秀范文《我的家乡变了》,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方式。鼓励学生找出文中描写具体、情感真挚的句子,并进行朗读。
(四)写作指导(15分钟)
教师讲解写作要点:
1. 选材要真实:写自己亲身经历或亲眼所见的变化。
2. 结构清晰:开头引入主题,中间分段描述变化,结尾表达感受或展望未来。
3. 语言生动: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画面感。
4. 情感真挚:写出对家乡变化的感受,可以是欣喜、怀念、感慨等。
(五)写作实践(20分钟)
学生根据提示开始写作,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给予反馈和建议。
(六)展示与评价(10分钟)
邀请几位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提出建议。教师总结点评,强调优点,指出改进方向。
(七)拓展延伸(5分钟)
鼓励学生将作文整理成小报或电子作品,向家人、朋友分享家乡的变化,增强写作的成就感和实用性。
五、板书设计:
```
一、观察家乡变化
二、交流分享经验
三、学习范文技巧
四、写作方法指导
五、真情实感表达
```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变化,激发了他们的写作兴趣。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个性化指导,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提高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