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吴大正-第四版-习题答案】在学习《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这门课程时,尤其是使用吴大正教授所编写的第四版教材,学生常常会遇到一些较为复杂的习题。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巩固知识点,本文将围绕该书中的典型习题进行简要解析,并提供一定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一、教材简介
《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主要研究信号的表示、系统的特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吴大正教授所著的第四版教材,在内容上进行了全面更新和优化,更加贴近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需求。书中不仅涵盖了经典理论,还引入了大量实际应用案例,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习题特点与学习建议
该书的习题设计注重逻辑性与实践性,既包括基本概念的理解,也涉及复杂系统的分析与计算。因此,学生在做题时应注重以下几点:
1. 理解基本概念:如信号的分类(连续/离散、周期/非周期)、系统的性质(线性、时不变、因果性等)。
2. 掌握数学工具: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Z变换等是解决系统分析问题的关键工具。
3. 注重图形分析:许多题目通过图示方式呈现信号或系统特性,学会从图中提取信息至关重要。
4. 多角度思考:对于同一问题,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求解,有助于加深理解。
三、典型例题解析(部分)
例题1:判断系统的线性与时不变性
题目描述:
给定系统输入输出关系为 $ y(t) = x(2t) $,判断其是否为线性时不变系统。
解析:
- 线性性:若输入为 $ x_1(t) + x_2(t) $,则输出应为 $ y_1(t) + y_2(t) $。
计算得:$ y(t) = x_1(2t) + x_2(2t) = y_1(t) + y_2(t) $,满足线性条件。
- 时不变性:若输入延迟 $ t_0 $,输出也应延迟 $ t_0 $。
原系统:$ y(t) = x(2t) $
延迟后输入为 $ x(t - t_0) $,对应的输出为 $ y(t) = x(2(t - t_0)) = x(2t - 2t_0) $
而原系统对延迟后的输入应为 $ y(t - t_0) = x(2(t - t_0)) $,即一致。
因此,系统为时不变系统。
结论:该系统是线性时不变系统。
例题2:求解系统的冲激响应
题目描述:
已知系统微分方程为:
$$ \frac{d^2y(t)}{dt^2} + 5\frac{dy(t)}{dt} + 6y(t) = \frac{dx(t)}{dt} $$
求其冲激响应 $ h(t) $。
解析:
- 对方程两边取拉普拉斯变换,假设初始条件为零,则有:
$$
s^2Y(s) + 5sY(s) + 6Y(s) = sX(s)
$$
即:
$$
Y(s)(s^2 + 5s + 6) = sX(s)
$$
所以传递函数为:
$$
H(s) = \frac{s}{s^2 + 5s + 6}
$$
- 分解因式:
$$
H(s) = \frac{s}{(s+2)(s+3)}
$$
- 进行部分分式展开:
$$
H(s) = \frac{A}{s+2} + \frac{B}{s+3}
$$
解得:$ A = -2 $, $ B = 3 $
- 反变换得到:
$$
h(t) = (-2e^{-2t} + 3e^{-3t})u(t)
$$
四、学习资源推荐
除了教材本身,还可以参考以下资源辅助学习:
- 在线教学平台:如中国大学MOOC、网易公开课等,有相关课程讲解。
- 学术论文与报告:了解信号处理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 习题解答手册:可寻找配套的辅导资料或网络资源,但需注意版权问题。
五、结语
《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而吴大正教授的第四版教材则是其中的经典之作。通过认真完成课后习题,并结合多种学习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希望本文能为你的学习之路提供一定的帮助与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