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贡献毛利率计算公式是什么】在企业经营分析中,综合贡献毛利率是一个重要的财务指标,用于衡量企业在扣除直接成本后所获得的利润水平。它能够反映出企业在不同产品或业务线上的盈利能力,帮助管理者做出更科学的决策。
一、什么是综合贡献毛利率?
综合贡献毛利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有产品或服务的总收入减去其直接成本后的利润,与总收入之间的比率。它反映了企业在不考虑固定成本的情况下,对整体利润的贡献程度。
二、综合贡献毛利率的计算公式
综合贡献毛利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
\text{综合贡献毛利率} = \frac{\text{总销售收入} - \text{总变动成本}}{\text{总销售收入}} \times 100\%
$$
其中:
- 总销售收入:指企业在一定期间内销售所有产品或服务所获得的总收入。
- 总变动成本:指随着销售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原材料、直接人工等。
三、计算步骤说明
1. 确定各产品的销售收入:分别统计每个产品或服务的销售额。
2. 计算各产品的变动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随产量变化的成本。
3. 计算各产品的贡献毛利:即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
4. 汇总所有产品的贡献毛利:得到总的贡献毛利。
5. 计算总销售收入:将所有产品的销售收入加总。
6. 代入公式计算综合贡献毛利率。
四、示例表格(以某公司为例)
| 产品名称 | 销售收入(元) | 变动成本(元) | 贡献毛利(元) |
| A产品 | 100,000 | 60,000 | 40,000 |
| B产品 | 80,000 | 40,000 | 40,000 |
| C产品 | 60,000 | 30,000 | 30,000 |
| 合计 | 240,000 | 130,000 | 110,000 |
根据上述数据:
$$
\text{综合贡献毛利率} = \frac{110,000}{240,000} \times 100\% = 45.83\%
$$
五、总结
综合贡献毛利率是衡量企业核心业务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尤其适用于多产品或多元业务的企业。通过该指标,企业可以识别哪些产品或业务线对利润贡献较大,从而优化资源配置和经营策略。
了解并正确计算这一指标,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以上就是【综合贡献毛利率计算公式是什么】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