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学无术的典故是什么】“不学无术”是一个常用的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没有学问、没有能力,或者缺乏技能。这个成语出自《汉书·霍光传》,有着一段历史典故。下面将对“不学无术”的出处、含义及用法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加以展示。
一、典故来源
“不学无术”最早见于《汉书·霍光传》。文中记载,霍光是西汉时期的重要政治家,曾辅佐幼主刘弗陵执政。他为人谨慎,深得皇帝信任。但他的儿子霍禹却行为不端,最终因谋反被诛杀。当时有人评论说:“霍氏之祸,起于不学无术。”意思是说,霍氏家族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不懂治国之道,没有真正的才能。
后来,“不学无术”逐渐演变为一个成语,用来批评那些没有学问、没有本领的人。
二、成语释义
| 词语 | 含义 |
| 不学 | 没有学习或没有知识 |
| 无术 | 没有技能或能力 |
整体意思是指:一个人既没有学问,又没有技能,无法胜任工作或承担责任。
三、用法与例句
| 用法 | 例句 |
| 形容人缺乏能力 | 他虽然职位高,但不学无术,难以服众。 |
| 批评教育不足 | 孩子从小不学无术,长大后很难成才。 |
| 用于讽刺某人 | 这种不学无术的人,怎么可以担任重要职务? |
四、相关成语对比
| 成语 | 含义 | 与“不学无术”的关系 |
| 学富五车 | 学识渊博 | 反义词 |
| 才疏学浅 | 才能和学识都不足 | 近义词 |
| 胸无点墨 | 没有一点文化 | 近义词 |
| 博古通今 | 知识广博 | 反义词 |
五、总结
“不学无术”源自《汉书·霍光传》,原指霍氏家族因缺乏治国才能而遭祸。如今,它已成为一个常用成语,用来形容那些没有学问、没有能力的人。在日常使用中,既可以用于批评,也可以用于自省,提醒人们重视学习与能力的培养。
表格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汉书·霍光传》 |
| 含义 | 没有学问,没有技能 |
| 用法 | 形容人缺乏能力或知识 |
| 近义词 | 才疏学浅、胸无点墨 |
| 反义词 | 学富五车、博古通今 |
| 典故背景 | 霍氏家族因无能而失败 |
如需进一步了解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或相关人物,可继续查阅《汉书》等史书资料。
以上就是【不学无术的典故是什么】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