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军》是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写于其被元军俘虏后押解北上途中。全诗情感沉郁悲壮,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民族气节的坚定坚守。
一、原文
《南安军》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似梦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犹忆徽。
二、白话翻译
南来北往的道路上,梅花开放,风雨打湿了我远行的衣衫。
离开岭南时与谁一同出发?归来故乡却如梦中一般遥远。
山河依旧千秋万代,而城池却已不再是原来的模样。
即使饿死,也是我心中所愿;梦中仍念着徽州故土。
三、诗歌赏析
《南安军》是一首充满悲怆与忠诚的诗作。文天祥在被俘之后,面对国破家亡的现实,内心充满了痛苦与无奈,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坚持不屈的精神贯穿全诗。
1. 情感深沉,意境苍凉
诗的开头“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以自然景象渲染出旅途的艰辛与孤独。“梅花”象征高洁,也暗示着诗人虽身处逆境,依然保持操守。“风雨湿征衣”则描绘出他一路颠簸、身心俱疲的状态。
2. 思乡之情与家国之痛交织
“出岭同谁出?归乡似梦归。”这两句表现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与无法归去的惆怅。他曾经英勇抗敌,如今却被俘北上,这种巨大的落差让他倍感凄凉。
3. 历史沧桑与个人命运的对照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这是全诗中最富有哲理的一句。诗人感叹山河长存,但城池却已易主,暗指国家兴衰无常,个人的命运亦随时代起伏。
4. 坚贞不屈,宁死不降
“饿死真吾志,梦中犹忆徽。”这几句最为感人。文天祥宁愿饿死也不愿投降,表现了他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坚定的信仰。即便在梦中,他仍然思念着自己的家乡——徽州,体现出他对故土的深情厚意。
四、结语
《南安军》不仅是一首描写个人遭遇的诗篇,更是一曲爱国主义的颂歌。它凝聚了文天祥对国家的忠诚、对民族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的坚守。这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至今仍能引发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