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中班语言教案《逃家小兔》)】一、活动名称:
《逃家小兔》
二、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小兔子为什么想“逃家”,了解母子之间的亲情。
2. 语言目标: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学习使用“如果……就……”的句式。
3. 情感目标:体会母爱的伟大,激发幼儿对家庭的热爱与依恋。
三、活动准备:
1. 故事绘本《逃家小兔》(人教版或适合中班幼儿阅读的版本)
2. 图片卡若干(如小兔、妈妈、山、河、船等)
3. 背景音乐(轻柔的钢琴曲)
4. 课前布置温馨的教室环境,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图片“一只小兔子”,提问:“小朋友,你们有没有想过要离开家?如果你是小兔子,你会去哪里呢?”
引导幼儿自由发言,激发兴趣。
2. 故事讲述(10分钟)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逃家小兔》的故事,配合绘本图片进行讲解,重点突出小兔子和妈妈之间的对话。
在讲述过程中,适时提问:“小兔子说‘我要变成一条鱼’,妈妈会怎么回答?”引导幼儿思考并模仿角色对话。
3. 讨论与互动(10分钟)
- 提问:“小兔子为什么想逃家?它最后有没有真的离开家?”
-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中的情节。
- 引导幼儿思考:“如果你是小兔子,你会怎么做?你愿意离开家吗?为什么?”
4. 句式练习(5分钟)
教师示范句式:“如果我是……,我就……。”
请幼儿尝试自己造句,如:“如果我是小鸟,我就飞到天空中去。”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5. 情感升华(5分钟)
播放轻柔的背景音乐,教师引导幼儿回忆自己和家人的美好时光,分享自己最难忘的一次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经历。
教师总结:“虽然小兔子想逃家,但最后它还是回到了妈妈身边,因为家是最温暖的地方。”
五、延伸活动建议:
1. 绘画活动:画出自己心中的“家”。
2. 角色扮演:分组扮演小兔子和妈妈,进行情景对话。
3. 亲子互动:鼓励幼儿回家后和父母一起读《逃家小兔》,分享感受。
六、活动反思:
本次语言活动通过故事引导幼儿理解亲情的重要性,同时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活动中应注重个别差异,给予不同能力的幼儿适当的支持与鼓励,确保每位幼儿都能积极参与、有所收获。
备注:本教案为原创设计,内容符合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与语言发展需求,便于教师实际教学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