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歌可泣的意思(成语词典)】在汉语中,有许多成语不仅富有文化底蕴,还蕴含着深刻的情感与历史意义。其中,“可歌可泣”便是这样一个令人动容的成语。它常用于形容某些人或事感人至深,足以让人落泪、传颂。那么,“可歌可泣”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它又源自何处呢?
“可歌可泣”出自《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虽然这句诗本身并未直接使用“可歌可泣”这一词语,但后人根据其情感基调和意境,赋予了这一成语深刻的内涵。在后来的文学作品中,“可歌可泣”逐渐演变为一个独立的成语,用来形容那些值得歌唱和流泪的事情。
从字面上看,“可歌”意味着值得吟咏、传唱;“可泣”则表示让人感动得流泪。因此,“可歌可泣”通常用来形容英雄人物的事迹、悲壮的历史事件或感人至深的故事。例如,在战争中英勇牺牲的战士、为国家奉献生命的科学家、或者为了理想而不懈奋斗的普通人,他们的故事往往可以用“可歌可泣”来形容。
在现代汉语中,“可歌可泣”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它被广泛应用于文学、影视、新闻报道等领域,用以强调某件事情的感人程度和历史价值。比如,一部讲述抗战时期的电影,如果情节真实、人物形象鲜明,观众往往会说这部电影“可歌可泣”。
需要注意的是,“可歌可泣”虽然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但它并不适用于所有场合。它更适合用于描述那些具有崇高精神、悲壮结局或感人至深的情节。如果随意使用,可能会让语言显得不够准确或缺乏分寸。
总之,“可歌可泣”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成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力量。它不仅是成语词典中的重要成员,更是人们表达敬意与感动的一种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合理运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也让我们的交流更加生动、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