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教案《铃儿响叮当》含反思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教案《铃儿响叮当》含反思,蹲一个懂的人,求别让我等太久!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14 04:12:25

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教案《铃儿响叮当》含反思】一、活动名称:

《铃儿响叮当》音乐游戏

二、活动目标:

1. 通过音乐游戏,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 引导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合作与互动的乐趣,增强集体意识。

3. 培养幼儿的听觉辨识能力,提升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力。

三、活动准备:

1. 音乐《铃儿响叮当》音频。

2. 小铃铛、手鼓等打击乐器若干。

3. 活动场地布置成“圣诞森林”场景(可选)。

4. 幼儿已初步熟悉歌曲旋律。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以轻松愉快的语气引入:“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一个神奇的音乐世界,那里有漂亮的雪花、温暖的火炉,还有会唱歌的小铃铛哦!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呢?”接着播放《铃儿响叮当》的音乐,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轻轻摇摆,感受节奏。

2. 学习歌曲(8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唱《铃儿响叮当》,边唱边做简单的动作,如拍手、跺脚、转圈等。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3. 游戏环节——“铃儿响叮当”(15分钟)

玩法说明:

- 教师将幼儿分成两组,分别扮演“雪人”和“小精灵”。

- 播放音乐时,“雪人”站在原地不动,“小精灵”则随着音乐节奏做出相应的动作(如跳跃、转圈、挥手等)。

- 当音乐停止时,“雪人”可以悄悄靠近“小精灵”,并发出“叮叮当”的声音,如果被发现,就换角色进行游戏。

- 游戏过程中,教师可适时加入打击乐器,让幼儿尝试用铃铛或手鼓为音乐伴奏,增加趣味性。

4. 分享与交流(5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在游戏中最喜欢的部分,以及遇到的有趣事情。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五、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提供各种打击乐器,让幼儿自由探索音乐节奏,进一步巩固对音乐的理解和兴趣。

六、活动反思:

本次音乐游戏活动整体效果良好,大部分幼儿能够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学会了歌曲,还通过互动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不过,在组织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部分幼儿在游戏时注意力不够集中,容易分心;个别幼儿对节奏感把握不足,导致动作与音乐不协调。今后在设计类似活动时,应更加注重节奏训练的趣味性和多样性,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音乐元素。同时,也可以适当调整游戏规则,使其更符合不同能力层次幼儿的发展需求。

七、教育价值:

本活动通过音乐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在互动中成长,既锻炼了他们的音乐感知力,也提升了语言表达和社交能力,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