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伐檀》诗经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伐檀》诗经原文注释翻译赏析,急到失眠,求好心人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16 20:30:22

《伐檀》诗经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伐檀》是《诗经·魏风》中的一篇著名诗歌,属于先秦时期的民间歌谣。它以质朴的语言、鲜明的意象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与对社会不公的不满。全诗通过描写劳动者在田间劳作的场景,表达了对剥削阶级的批判,同时也展现了劳动者的尊严与智慧。

一、原文

> 伐檀兮,伐檀兮,

> 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二、注释

- 伐檀:砍伐檀木。檀木是一种坚硬的木材,常用于制作车轮或器具。

- 置之河之干:将砍下的檀木放在河岸上。干,即河岸。

- 河水清且涟猗:河水清澈,波纹荡漾。涟,水波;猗,语气助词,无实义。

- 不稼不穑:不耕种,不收割。稼,耕种;穑,收割。

- 胡取禾三百廛兮:为什么能获得三百捆稻谷呢?胡,为何;廛,古代田亩单位,一廛为百亩。

- 不狩不猎:不打猎,不围猎。

- 胡瞻尔庭有县貆兮:为什么你庭院里挂着貆(小兽)呢?县,悬挂;貆,一种小兽。

- 彼君子兮:那些所谓的“君子”啊。

- 不素餐兮:不是白吃饭的人。素餐,空食,指不劳而获。

三、翻译

砍伐檀木啊,砍伐檀木啊,

把它们放在河岸边,河水清澈又荡漾。

你们不耕种也不收割,

为什么能拿到三百捆稻谷呢?

你们不打猎也不围猎,

为什么庭院里挂着小兽呢?

那些所谓的君子啊,

可不是白白吃饭的人啊!

四、赏析

《伐檀》是一首典型的讽刺诗,作者通过对劳动人民辛勤劳作与统治者坐享其成的对比,表达了对不公社会现象的强烈不满。诗中没有直接指责,而是通过反问的方式,让读者自行体会其中的讽刺意味。

全诗语言简练,节奏明快,富有民歌的韵律感。特别是“伐檀兮,伐檀兮”的反复吟唱,既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体现了劳动人民在劳作中的坚韧与执着。

诗中“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两句,是整首诗的核心所在。这两句以强烈的反问语气,揭露了统治阶层的贪婪与虚伪,也表达了劳动人民对公平正义的渴望。

最后,“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表面上是对“君子”的赞美,实则暗含讽刺。这种委婉的表达方式,使得诗歌更具艺术感染力,也更符合《诗经》“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

五、结语

《伐檀》作为《诗经》中的经典之作,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也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它让我们看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艰辛与智慧,也提醒我们关注现实中的公平与正义。这首诗穿越千年,依然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正是因为它所传达的精神与情感,超越了时代的界限,成为中华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