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谏齐景公》原文】齐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上,览其左右,曰:“天寒乎?”左右对曰:“然。”公曰:“吾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吾为君,而民不被其泽,岂不愧乎?”于是命出裘与左右,使贫者得之。
晏子入见,公曰:“吾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吾为君,而民不被其泽,岂不愧乎?”晏子对曰:“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之裘,非独暖身,亦足以示德于民。然民有冻者,而君不知,此乃失政也。”
公曰:“善!寡人闻命矣。”遂命出衣帛,以赐贫穷者。
晏子退,谓其仆曰:“君能听谏,可谓明主矣。然吾观其意,未必尽诚。若其心未改,虽一时施惠,终难久远。”
后数月,景公又出猎,遇一老者,衣弊履破,立于道旁。公问曰:“汝何以至此?”老者对曰:“家贫无以为生,故出外求食。”公曰:“吾为君,不能养民,是吾过也。”遂命左右给以食物,并赐钱帛。
晏子闻之,复入谏曰:“君之仁心,可嘉也。然民之困,非一日之寒,岂一朝之赐所能解?若欲安邦定国,当修政事,省赋税,宽刑罚,使民有业可守,有食可食,方为长久之道。”
景公曰:“善!”遂命群臣议政,以求治国之道。
自此,齐国大治,民富国强,晏子之言,实为千古之训。